通知公告
导航菜单
用手机扫描上图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继续阅读本页面
关于开展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及老师:
根据根《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工作的通知》(附件1)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工作的通知》(附件2),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与奖励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和数量
丰收奖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和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三个奖项。我省可推荐申报成果奖28项,贡献奖45人,合作奖1项。
二、申报条件
(一)成果奖:推广过程中的技术集成、熟化等有重大或重要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领先或先进,创新成果推广范围广、规模大、普及应用率高、促进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成效显著;推进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或较好,取得显著或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申报成果奖的项目,推广的技术或模式要符合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要求;生产规程不违背地方、行业或者国家标准;具有成果应用证明;推广活动中涉及的物化成果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无重复报奖内容;成果无争议。每个成果不超过25个完成人(含25人),必须参加本项目实施过程一半以上,在申报项目方案设计、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咨询指导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8个。完成人中,省、市(州)级相关机构各类技术人员比例不得高于30%,乡镇推广机构和各类经营主体人员不得低于30%。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主要完成人情况,并由本人签名,项目实施期所在单位盖章。申报成果奖完成人员身份必须真实。
(二)贡献奖:主要奖励常年深入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为服务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突出贡献,得到服务区域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主体人员。在一线从事科技扶贫工作且业绩突出的,可优先推荐。同时可适当放宽在工作中有重大贡献的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限制。曾获贡献奖的人员不再申报。
(三)合作奖: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可持续的合作方式,形成协同推广机制;连续多年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技术模式;带动区域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对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对类似区域具有重要引导和借鉴意义。申报合作奖的项目,要求两个及以上系统(其一须为农技推广系统)的多家单位在基层紧密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3年(含)以上。每个奖项主要完成人总数不超过35人,主要合作单位不少于5个,每个合作单位的主要完成人不超过10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主要完成人情况,并由本人签名,合作实施期所在单位盖章。
(四)行政机关、公务员不能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在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能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人。一个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丰收奖一个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成果验收或评价(鉴定)报告形成时间为2017年1月1日到申报日。
三、申报材料
(一)成果奖
1.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申报书;
2.工作总结;
3.成果验收报告或评价(鉴定)报告或其他能证明成果水平和质量的材料;
4.县级以上农业农村或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成果应用证明(项目实施区域3个县以上的,至少3个县提供证明;3个县以下的,每县提供证明);
5.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
(二)贡献奖
1.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申报书;
2.相关应用证明;
3.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三)合作奖
1.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申报书;
2.工作总结;
3.合作证明;
4.相关应用证明;
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四、申报要求
请有意向申报的老师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并于2022年5月13日前将纸质版材料一式三份报科技处成果科,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成果科邮箱cncggl@163.com,科技处汇总后统一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评审后遴选推荐。
申报书模板及相关材料从农业农村部通知中下载,网址: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KJJYS/202204/t20220414_6396365.htm。
五、联系人及方式
杨华、肖熠:028-86293017,成都校区一教617室
向欣:0835-2882422,雅安校区综合行政楼527室
附件:
1.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工作的通知.pdf
2.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工作的通知.pdf
科技管理处
2022年4月20日
Copyright © 2020 千亿体育下载.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06192号-5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